在城市有城市的好,在农村也有农村的“赖”,其中一个让人心焦的事情,就是“随礼”!
农村各家各户抬头不见低头见,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亲戚离得也不远,人情债总是比城市里要多很多,辛辛苦苦干农活,做点小生意挣点钱,一大部分都”随礼“了。
有时候,我都问家人,老家为啥有这么多的”礼“要随?老人们也讪讪一笑,天知道怎么这么多“随礼”的事情啊。
你给人家随了礼,自己家的红白事时,也必然要招呼四邻八舍、亲戚朋友来吃喝一番,也少不了收礼,这时候,才能把你气死呢!为啥?
因为,你总是能碰到那些随了100元钱,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五六口子人一起去“坐桌”吃饭的人家。
如今,农村的红白事饭菜的标准比以前高多了,稍微上点台面的“包桌”也要350-400元。
这样拿着100块钱随礼的人家,一下子来了一桌人,不仅仅不落点钱,反而要赔钱。自己随的礼不仅回不来,反而要赔钱,你说气人不气人?
农村生活的圈子就这么小,东家长西家短,你不随礼没面子,你不待客更招人说三道四,一想起来这样的两难的事就烦心,也不知道那些待客、随礼的人心里是咋考虑这件事的?
听说有些县市政府都发文了,不允许大操大办,并且对于饭菜、酒水、席面价格、人数做出了相关的规定,在招致了一片骂声的同时,老百姓私下还是喜欢的,毕竟有第三方政府给做出了规定,本来碍于情面不想做的事情,如今在合理合情的情况下大大方方做了。
还有一个很好的理由,把随礼和待客都弄得简简单单,既不丢面子又你好我好皆大欢喜。我觉得,这个法子不错!